近期,梅领亮的名片悄然“升级”,在原本“东莞市科诗特技术有限公司”的上方,多了一行崭新的公司名——“合肥科诗特技术有限公司”。2024年,梅领亮通过创业安徽大赛与合肥结缘,带来了一项工业精密加工技术——水导激光技术。如今,他已将合肥作为企业发展的一个全新起点。
故事的起点,源于10年前的一个技术瓶颈。
2015年,梅领亮接触到一个高科技项目,其中一道精密加工环节必须用到水导激光技术。当时只有瑞士能够提供相关设备,但代价高昂。“一台设备报价近2000万元,交付周期长达两年!太受制于人了!”这种无奈,在他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
何为水导激光?简单来说,就像用水流给激光“套上缰绳”,引导激光进行超精密加工,彻底改变了传统激光易发散、热影响大的弊端。尤其在对热敏感、极易开裂的第三代半导体、精密陶瓷等硬脆材料加工上,它能实现品质更好、精度更高,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半导体等领域。
2022年,梅领亮毅然决定自主创业,瞄准的正是水导激光技术。国内没有相关成熟的研究,他就汇集了一支核心团队——多位拥有十余年行业经验的资深工程师,从理论梳理开始,踏上了国产技术攻关之路。
“当时我们十几个人,每天最大的事情就是做实验,反复测试,目标只有一个——把国产的水导激光做出来。”梅领亮回忆,当时没有业务收入,全靠自筹资金,前后投入近2000万元。
2022年5月,团队实现了第一束光与水的耦合输出!后来,团队对耦合头、光学头进行近20版的迭代改进。科诗特用两年多时间,硬是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如今,他们研发的水导激光设备,不仅核心部件100%国产化,价格也降至300余万元,同时交付周期缩短至不到四个月。某半导体企业通过科诗特的代加工服务,将产品良率从30%左右提升至95%。
合肥看得懂,也看得远
这项好技术,如何加速商业化、走向更广阔的市场?正在梅领亮思考之时,合肥主动伸出了橄榄枝。
2024年,在创业安徽大赛之前,合肥的科大硅谷平台就敏锐捕捉到了科诗特项目的价值,主动联系梅领亮,希望将这项技术引入合肥。“合肥看得懂,也看得远。”梅领亮坦言。
为了与合肥进行合作,梅领亮做足了功课,多次往返东莞与合肥,实地考察合肥的环境、政策、市场等。最终,企业落户合肥。
2025年,对梅领亮、对科诗特而言,都是一个关键节点。梅领亮透露,上半年公司虽然手握资金,却不敢轻易扩张。“扩张进程一旦启动就无法停止,必须有厚实的资金打底。”直到今年7、8月份,通过科大硅谷、包河创投等在合肥成功融资2000多万元后,他们才开始放开手脚,开启新征程。
如今的梅领亮,每月至少要来一趟合肥。但他乐此不疲,因为清晰的蓝图已在合肥展开。
“2025年,是我们从研发正式转入市场的元年。后面,合肥将成为我们的总部。”梅领亮期待,在合肥,奔赴新未来。
免责声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仅供行业学习交流之用,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