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晚间,海目星发布了2023年度业绩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8.05亿元,同比增长17.03%,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为3.22亿元,期末在手订单约为75亿元。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增长主要系2022年产生的动力电池激光装备增量订单集中验收,3C消费电子激光装备订单增加以及光伏行业激光装备首次大规模验收所致。
在锂电行业从野蛮生长回归理性的背景下,公司依靠技术领先优势,积极打造以激光技术为核心的多元业务矩阵,这份成绩单凸显了行业龙头韧性,也为公司继续稳健发展注入了向上的信心。
在新品开发上,报告期内,公司推出了微凹双面同步涂膜机,高速激光划线/打孔机、固态电池生产相关设备等具备行业竞争力的产品,持续夯实其在动力电池激光及自动化设备领域的龙头地位。在TOPCon技术领域也推出了TBC、双面POLY图形化技术相关设备;BC电池、钙钛矿电池等新一代激光技术设备;微晶玻璃激光开料设备,金属料带激光切焊一体机,高功率长波可调谐飞秒激光器等新设备也蓄势待发。
报告显示公司2023年光伏业务步入变现期,据了解,海目星2020年底进入光伏领域,不到两年时间就以黑马之姿,打破了光伏激光领域里帝尔激光一家独大的局面。其自主开发了行业首创的TOPCon激光SE一次掺杂设备,并通过不断进行材料和工艺优化,将TOPCon激光掺杂技术的客户端增益提升到0.3%以上,达到该领域行业顶尖水平。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光伏产业从P型电池到N型电池转型是大势所趋,而TOPCon将成为技术迭代的主流方向。海目星已在该领域筑起护城河,并与头部客户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是光伏行业转型升级红利的第一梯队受益者。目前,海目星在光伏领域的战略布局正进入变现期,未来的成长空间已打开。
报告期内,公司的固态电池设备关键技术和关键工艺开发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实现了国内固态及准固态电池中试产线的多种设备和产线的交付及生产,其中有部分设备已经实现了480瓦时/KG的电池量产及销售。固态电池被视为下一代电池技术的主流方向,无论国内市场还是海外市场,呼声都很高。海目星在这一方向上实现突破,无疑是又一次精准踩在了行业转型的风口之上。这种超前的战略布局能力既是公司自带的基因,也是推动其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
免责声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仅供行业学习交流之用,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