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型周期到来,国内激光产业如何破局?


在过去的上半年,除了光纤激光器、新能源等之外,国内激光产业链整体表现依旧疲软。面对复杂的环境和严峻的市场竞争,国内激光产业需要寻找新的出路。近日,凯普林光电基于CTC(Chip to Chassis)芯片一体化技术推出雷霆系列光纤激光器,成为行业热议的话题。


 01 国内激光产业进入转型周期


过去十多年,中国激光产业一直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在基础理论研究、应用基础理论研究、关键技术突破、核心器件自主研发、高功率激光制造装备等方面均取得长足的发展,成为全球激光产业发展重要的推动力量。

1.png

根据《2023中国激光产业发展报告》显示,中国激光设备市场整体上保持着增长的态势,2023年预计达到931亿元,增幅超过5%。从发展趋势来看,在经历2021年一轮强势复苏之后,中国激光设备市场总体保持增长趋势,但是增速有所放缓

一方面中低端激光加工设备已经批量进入传统制造业,同质化竞争的局面依然严峻。另一方面,在万瓦光纤激光器浪潮的助推下,高端激光加工设备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开始对传统工艺形成替代。

2.jpg

为了进一步满足高端制造加工需求,凯普林光电率先定义激光行业CTC一体化技术并实现激光器量产应用。通过激光器芯片一体化设计,为光纤激光器领域开创小型化、轻量化的技术方向,搭配全新的雷霆光学平台及功率合束技术,实现了光纤激光器高集成、高功率、高亮度特性,助力制造业转型升级!



02 激光技术加速替代传统工艺





从发展历程来看,中低功率激光器自2014年开始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已经在薄板金属切割、PCB打标等诸多领域实现对传统加工工艺的替代。此外,从2020年开始,中国激光市场快速进入高功率阶段,万瓦激光开始普及,正在新能源、船舶制造、机械加工、建筑钢构等领域对等离子加工开始替代

相对于等离子加工,激光加工具有精度高、热影响区小、灵活性强、节能环保等优势。然而受制于成本、切割速度及设备稳定性等因素影响,激光加工替代等离子加工进程并没有预想中的迅猛。从过去十多年发展来看,激光加工仅在300A以下实现了对等离子替代。

3.jpg

为此,近几年国内激光器厂商也在针对性攻关,并推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案。日前,凯普林光电重磅发布了变革性的CTC芯片一体化技术平台,通过把芯片、热沉结构、泵浦模块与激光器进行一体化设计,省去从芯片到泵浦模块以及后续装配环节,有效减轻泵浦源的体积和重量,实现高度的集成化。基于该技术,凯普林光电全新的雷霆系列光纤激光器产品,成功突破功率上限,实现了高光束质量输出,最终实现了高达100kW超高功率稳定输出,为高功率激光加工替代传统工艺提供有力保障

5.jpg

从测试结果来看,在厚板切割应用中,凯普林光电雷霆系列60kW光纤激光器相对传统等离子工艺,加工效率翻了3倍,使得激光批量稳定切割中厚板成为现实,进一步打消终端用户对激光器稳定性和加工效率的顾虑。

得益于全新的设计理念,凯普林光电雷霆系列产品很好地兼顾了高亮度、高功率、高集成特性,代表了光纤激光器领域主流发展方向。随着大规模的应用普及,将为高端应用领域提供更具竞争力的替代方案。



0制造升级带来新一轮红利




从中国激光产业发展来看,未来对于激光企业的创新能力、产品竞争力、市场洞察能力等要求越来越强,国内激光产业也开始从规模效应向创新效应阶段转变

6.jpg

国内激光产业正处于非常关键的转型升级期。一方面国内激光厂商在产品和市场占比方面已经能够比肩国外厂商,甚至在一些领域实现了反超。另一方面,国内激光厂商开始在船舶制造、动力电池、光伏、建筑钢构等应用领域重点投入,在更多细分应用领域实现国产替代。对于国内激光厂商而言,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更加内卷的潮流下幸存下来

随着制造业加速转型升级,一方面原有加工设备面临升级换代。另一方面,自动化、智能化等新的特性使得传统加工工艺面临调整,这也因素都将为国内激光产业带来新的一轮增长红利。国内激光企业需要改变原有的发展思路,打造更具有针对性的产品。正如凯普林光电正在做的一样,通过对光纤激光器结构进行创新性设计,使其集成度更高、功率更加强劲稳定,这些都在为制造业升级提供助力!

免责声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仅供行业学习交流之用,侵删



Copyright © 2012-2023 福津光电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5090501号-1   站点地图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

扫一扫,咨询微信客服

咨询反馈
手机官网

手机官网

返回顶部